湖南门户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» 湖南新闻 » 经济 · 民生

经济 · 民生

望城救援科普⑤丨为什么救援初期不“揭盖子”后来又要“揭盖子”?

2022-05-06 12:00:37经济 · 民生来源: 红网作者:廖洁 刘志雄 王义正 汪衡 王杨 卢欣
编者按: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,牵动着许多人的心,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着救援进展,期待救出更多的生命,同时,也对救援情况提出了一些疑问。有哪些人参与了救援?采取了什么样的救援方式?为什么要这样救?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通过采访现场一线、场内外专家及目击者等,推出望城

编者按: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,牵动着许多人的心,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着救援进展,期待救出更多的生命,同时,也对救援情况提出了一些疑问。有哪些人参与了救援?采取了什么样的救援方式?为什么要这样救?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通过采访现场一线、场内外专家及目击者等,推出望城救援科普系列,为大家答疑解惑。

5月3日凌晨,经验丰富的搜救犬在搜寻被困者。

相关链接:专题丨倒塌事故救援科普
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刘志雄 王义正 汪衡 王杨 卢欣 陈杰 张必闻 李丹 长沙报道

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,有目击者称,爆炸的巨响后,楼房几秒钟就倒塌了。现场有救援人员分析,这种“叠饼式密实坍塌”给人的反应时间太短,如果正在屋内,逃出来的几率很小。

有网友在事故发生几日后又产生新的疑惑,为什么救援初期不“揭盖子”,现在又要“揭”?

“救援初期,因救援环境复杂、空间狭窄,只能进去少量人员采取边加固、边掘进的方式作业,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难度。”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铮说。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还了解到,因为空间有限,现场营救都要首选身材瘦小的队员。

但救援方式在逐步调整,即在防止次生灾害的同时,对倒塌建筑的构建物逐层剥离,也就是网友所说的“揭盖子”救援。生命体征探测与剥离同步进行,做到“剥离一层、探测一遍”,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挽救生命的机会。

现场救援专家指出,救援由此前精确地、对结构无损地把人救出来,逐渐调整为大扇面剥离救援。“当然,只有确认下面没有已发现的生命点了,我们才敢去做剥离工作,只要有一点生命体征信号,都绝对不会这样做。”

“根据消防救援规则,黄金救援72小时期间,只要有任何幸存者的迹象,就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;72小时之后,如果仍有幸存者未救出,也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,避免造成二次伤害。”在长沙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、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副组长陈大川说,所以,只有存在生命迹象的被困人员完成救援以后,才有可能采取大型设备进场起吊、挖掘,采用“揭盖子”的方式进行救援。同时也需要先对两侧房屋加固,确保不发生二次坍塌后方能开展。

正如同很多网友所指出的那样,“揭盖子”是最快的找人方式。“但对此次事故而言,从一开始就‘揭盖子’绝不是最好的救援方式,这是一个需要站在‘生命至上’角度综合考虑的问题。” 受访救援人员说。

来源:红网

作者:廖洁 刘志雄 王义正 汪衡 王杨 卢欣 陈杰 张必闻 李丹

编辑:彭笑予

原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hn.rednet.cn/content/2022/05/05/11200041.html

文章评论